石化化工专家
周国相
石化化工专家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专家摘要

科技创新专家 管理咨询专家 质量管理专家 其他 安全标准化技术服务

成果展示

周国相,男,汉族,1971年1月出生,1994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国家一级安全评价师、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安全生产专家,内蒙古应急管理厅特聘专家。现任张掖市国祥安全工程师事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1.1994年6月至2000年于甘肃张掖糖厂工作,任操作员、技术员、工程师、车间副主任。

2.2003年12月至2012年6月在甘肃三泰安全工程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国家一级安全评价师、注册安全工程师,历任评价一室主任、过程控制负责人。

3.2012年7月至今于张掖市国祥安全工程师事务有限公司,任总经理,项目负责人

临泽县绿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标准化服务从以下方面检查和服务

1、安全生产目标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是指企业在一个时期内,根据国家等有关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安全目标、层层分解,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定期考核。奖惩兑现,达到现代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方法。

评审组查阅公司《关于发布实行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通知》、《关于发布安全生产方针、目标的通知》、《安全生产工作承诺书》、《年度安全工作目标》、《年度安全生产指标考核办法》,年度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和工作目标的考核表等资料,安全指标涵盖了不发生人身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不发生一般事故等内容,目标已经过分解,实行了安全生产目标三级控制,并对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检查、考核。

2、组织机构和职责

组织机构是把人力、物力和智力等按一定的形式和结构,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任务或利益有秩序有成效地组合起来而开展活动的社会单位。

组织职能是指按计划对企业的活动及其生产要素进行的分派和组合。组织职能对于发挥集体力量、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的作用。管理学认为,组织职能一方面是指为了实施计划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结构,该种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计划能否得以实现;另一方面,是指为了实现计划目标所进行的组织过程。

评审组查阅公司《关于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的实施意见》、《各部门及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职责》、《安全工作考核办法》、“安全会议记录”等资料。建立了由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安全生产经营保障体系,完善了相关的制度。企业负责人定期组织召开安委会,对重要安全生产事项作出决定;每月召开安全分析列会,会议记录完整。安全监督网络健全,明确了各部门和绝大部分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基本符合安全标准化的要求。但监督、检查、整改应形成闭环管理。

3、安全生产投入

安全生产投入是指企业按照相关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查阅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费用的使用台账;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保障伤亡员工的赔付规定;保险费用的凭证等。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已得到了落实,审批程序符合规定,投入合理,有相关的费用台账记录,基本符合安全标准化的要求。但在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职业危害防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费用的使用计划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应当制定《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制度要明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在识别、获取、评审、更新等环节具体的管理内容和要求。

评审组查阅《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清单》、《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及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安全检查记录、班组、巡查记录、事故调查报告、组织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学习及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资料。企业明确了安全标准化管理的主管部门。明确了为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国家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部门,岗位制定了操作规程,基本符合安全标准化的要求。但没有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情况没有进行每年至少一次检查、评估,且没有评估报告等方面还存在缺陷。

5、教育培训

为了使生产经营单位人员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能力。需要建立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来约束从业人员。

查阅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教育培训考核办法、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员工、其他人员的教育培训、安全文化建设等安全活动记录资料。公司明确了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建立了《特种作业人员档案卡》、《特种作业人员登记台账》等档案,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接受了安全培训,对经营人员进行的营销技能培训,安全教育和安全规程考试,对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义务消防员进行的安全培训及考试,合格并予以公布,基本满足标准化要求,但在安全教育培训及安全活动记录上需要加强。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培训计划表》,确保职业培训教育按期进行。

6、生产设备设施

企业建立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设备台帐、对生产设施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生产设施的安全进行;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作,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评审组经现场检查及相关资料的查证,公司制定了《机械设备、安全设施检维修管理制度》、《安全设备设施台帐》、《电气设备设施台帐》、《设备设施检维修记录》;现场检查了公司总平面布置、安全通道、建构筑物防火最小安全间距、照明、生产场所的通风降温设施、防护栏杆和工作平台安全防护措施、场所内照明及临时用电设施等方面内容,基本满足标准化要求。但应对建筑消防设施、电器设备、电气线路、临时线路架设审批、安全检查、消防栓、灭火器设置及安全警示标识等方面还需要加强。

7、作业安全

为保证危险作业受控,企业有必要制定危险作业管理制度,明确各类危险作业各类的责任部门、人员、许可范围、审批程序、许可签发人员等内容。查阅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和生产控制、设置的安全警示标志、相关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建立的安全生产变更管理制度、生产区域动火作业申请表、临时作业许可证,基本满足标准化要求,但在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三违

8、隐患排查和治理

为及时发现、治理重大安全隐患,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工贸企业重大安全隐患认定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该公司制定了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

评审组经现场查证及查阅公司相关制度如《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检查记录》、《事故隐患整改记录》、《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台账》、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公司经营状况和行为的管理制度考核、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实施作业许可的手续等方面还需要加强。

隐患排查治理结果、排查的范围与方法、验证和效果评估;运用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及发展趋势的预警指数系统等方面内容。通过查阅该公司基本满足标准化要求。但在隐患排查和治理管理制度的建立、隐患的登记建档档案、制定的隐患排查工作方案的内容、对隐患排查方案总结、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还需要加强。

9、危险源监控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规定,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危险特性及其数量。辨识指标规定,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标准(GB18218-2009)中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经分析该公司不存在重大危险源,但存在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火灾、爆炸,根据相关资料和现场查证分析,本项目不构成重大危险源,因此该单元不涉及评审。

10、职业健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352号令),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有效预防职业病发生,保护员工健康,促进公司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需制定此管理制度。

评审组查阅公司建立的职业健康的管理制度;员工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职业卫生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档案;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设置的报警装置,制定的应急预案,急救物品、设备和防护用品的可靠性;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待遇;员工及相关方宣传和培训经营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职业危害的申报等方面内容,基本满足标准化要求,但在人员健康检查、现场急救用品、防护器具的保管、校验和维护等方面需要加强。

11、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采取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公司对紧急事件做出的预警;为控制紧急事件发生与扩大;开展有效救援,减少损失和迅速组织恢复正常状态建立的制度。

查阅公司建立的事故应急救援制度;按相关规定建立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建立的与本单位生产安全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和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进行训练情况;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评审、修订和完善程度;建立的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的检查、维护和保养;应急预案演练计划、综合应急预案演练、专项应急预案演练和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对应急演练的效果进行评估情况等方面内容,基本满足标准化要求,但在对事故应急预案定期评审、对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的检查、维护、保养方面、应急演练的效果评估报告等方面还需要加强。

12、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

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企业需制定本条例。

评审组经查阅《安全事故登记记录》、《工伤事故调查报告表》、建立事故的管理制度,报告、调查、统计与分析、回顾、书面报告样式和表格等内容;对事故进行登记建档管理情况;组织事故调查组或配合有关政府行政部门对事故、事件进行调查情况;对单位的事故及其他单位的有关事故进行回顾、学习等方面内容,基本满足标准化要求。但在建立事故的管理制度方面还需要加强。

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通过评估与分析,发现安全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履行、系统运行、检查监控、隐患整改、考评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由安全生产领导机构讨论提出纠正、预防的管理方案,并纳入下一周期的安全工作实施计划中。

查阅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计划和措施、《绩效评定记录》和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的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现场安全状况与标准化规范的符合情况、安全管理实施计划的落实情况的测量评估的方法、组织、周期、过程、报告与分析等要求和绩效指标;安全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履行、系统运行、检查监控、隐患整改、考评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纠正、预防的管理方案;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及评定情况;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对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程度;重新制定的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计划和措施,不断提高安全绩效等方面内容,基本满足标准化要求,但在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的评定结果进行员工年度安全绩效考评、形成的会议纪要、制定的安全标准化工作计划和措施等方面还需要加强。

 


立即预约
周国相
石化化工